要说到志愿军中最为显赫的战功,许多人会有不同的看法。然而,志愿军第20军在战斗中涌现出的英雄数量,却毫无争议地位列全志愿军之首。从这一点来看,20军毫无疑问是一支战功卓著、英勇无畏的百战雄师。
在解放军的序列中,有一条潜在的规律:通常编号较小的部队,往往是主力部队。例如,东北野战军的第1纵队——38军,华东野战军的第1纵队——20军,皆是赫赫有名的劲旅。20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,其前身为新四军的第一师第一旅,曾是新四军最为精锐的部队。许多英勇事迹至今仍被传颂,电影《东进序曲》和《黄桥决战》便讲述了这些英雄的故事。另外,20军名声远扬的另一个原因便是《沙家浜》这部作品,讲述的正是阳澄湖36名伤员起义的部队,而这支部队也正是20军的原型。
展开剩余76%20军的前身是1945年11月在苏北组建的新四军第一纵队,编成时由三支部队组成:其一是来自闽浙红军游击队的苏浙军区第四纵队,二是苏中军区教导旅,也就是著名的沙家浜部队,三是抗战后期,粟裕亲自指挥的浙西天目山区部队,发展成的苏浙军区第二纵队。当时原本打算将1纵送往东北,但最终留在山东,并更名为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。此举虽然让华东增添了一支战力强劲的部队,却也让东北失去了一支劲旅。
刚到山东时,1纵并未顺利适应新的环境。面对陌生的风土人情、饮食习惯,以及不同的作战方式,1纵一度陷入困境。在初期的六场战斗中,1纵仅赢得一场胜利,且唯一的胜利战斗是在泰安。然而,真正的勇士总会在困难中显现出光辉。在宿北战役中,1纵通过精准的穿插,成功分割了敌军整编69师,随后,他们两面作战,在最危急的时刻,叶飞司令员果断下令,集中两个旅,依照连队单位组织起集团冲锋。凭借着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,1纵最终战胜敌军,保障了全歼59师的胜利。从此,1纵以其擅长穿插战术而闻名。
在接下来的鲁南战役中,1纵展现了强大的攻坚能力,特别是在克齐村和破枣庄战役中,屡次表现出色,最终稳固了其在华东野战军中的核心地位。经过整编后,1纵更名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,战斗力愈加强大,指挥员叶飞也成为部队的灵魂人物。此后,叶飞与粟裕共事,成为新四军的铁三角之一,参与指挥了无数次重要战役。
叶飞的成长历程可谓波澜壮阔。1914年,他出生于菲律宾的一个混血家庭。五岁时,他便被父亲送回中国接受教育。年轻时的叶飞便投身革命,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共党组织。在抗日战争中,他带领游击队英勇抗敌,指挥过许多关键战役。1940年,叶飞担任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,随即进入了解放战争的主战场,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20军的辉煌并不仅仅体现在叶飞的领导上。部队的每一名士兵,每一场战役,都在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譬如在莱芜战役中,1纵顶住了敌军的猛烈攻势,虽面临极大困难,却依然完成了任务。孟良崮战役时,1纵在穿插作战中展现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作战技巧,成功割裂了敌军的阵线,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。在淮海战役中,1纵再次展现其强大攻势,成功歼灭了敌63军,开创了解放军纵队全歼敌军的先例。
20军的英雄事迹不仅仅限于国内战场。在朝鲜战争爆发后,20军的表现更是让人铭刻。1950年11月,20军迎来了长津湖之战,这是他们历史上最为悲壮的战斗之一。在这场与美军陆战一师的激烈对抗中,20军虽然在物资上处于劣势,但凭借着强大的毅力和顽强的战斗精神,给敌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。虽然未能完全歼灭敌军,但20军的表现依然让陆战一师的士兵们印象深刻,他们甚至承认,从柳潭里突围的过程是他们最为艰苦的经历。
长津湖战役之后,20军继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,特别是在华川阻击战中,表现尤为出色,为志愿军的全线撤退提供了重要保障。与其他被热议的战斗相比,华川阻击战的战略意义和战绩更为重要。
最终,20军回到祖国后,继续在浙江驻防,并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次三军协同登陆战——一江山岛登陆战。仅仅两个小时,20军便成功登陆并全歼敌军。其强大的战斗力,震慑了国民党军,迫使其在之后放弃了对大陈岛的防守。
综观20军的战史,不难看出,它是名副其实的百战雄师。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曾在90年代视察20军时感慨道:“你们这支部队堪称百军之杰!”这句评价,正是对20军辉煌历史的真实写照。
发布于:天津市美港通证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